八闽是指八个方位,主要闽南,闽北,闽东,闽西,闽中等等。还有一些提法是革命时期留下的,比如闽西
南,闽西北,闽东北等。泛指福建省内的九个地区:闽东北的宁德,闽北的南平,闽西的三明、龙岩,闽东福州、莆田,闽南泉州、厦门、漳州。
福建省简称“闽”,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周朝,距今已有2000多年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。秦未汉初,勾践的后代无诸因佐汉灭秦伐楚有功,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王,称福建为“闽越国”。唐开元13年(公元725年),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,第一次出现“福州”。开元21年(公元733年),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,从福州、建州(今建鸥)各取一字,名为“福建”经略使,同福州都督府井存。这就首次出现“福建”之称。
北宋时,福建称福建路,行政区划为福、建、泉、漳、汀、南剑六州、邵武、兴化二军。南宋后升建州为建宁府,计一府五州二军,共计8个,故福建别称“八闽”。
福州大部分地区属于闽中,但福州的罗源、连江两个地区属于闽东。广义的闽东指福建东部地区,包括福州、宁德两市,两地方言同属闽东语。狭义的闽东是福建省宁德地区的俗称,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南连省会福州,北接浙江温州,西邻武夷名山,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。闽中:福州、福清、长乐、莆田、仙游包括台当局实际控制马祖县。广义闽中即福建,唐朝中期前闽中即闽的名称。因闽处在吴越(浙江北部)和南越(广东大部、广西、越南中北部)中间,故称闽中。
自古称闽越,福州以它的西北有座福山而得名,建制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。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越王勾践的后裔闽越王临元诸在这里建城,称为冶城或东冶(东野)。福州因有温泉之胜,古时曾名泉州。到唐朝景云二年(公元711年)称闽州,并把泉州这两个字另移给现在的泉州市。唐开元十三年,始称福州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