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五省包括华中地区的河南、湖北、湖南以及华东地区的安徽和江西五省。
“中部”在2004年以前(《中部崛起计划》之前)并没有特定的范围,属于泛指的概念;指的是不沿边、不沿海靠近版图中部的省份。
“中部崛起计划” 提出“中部经济区”概念,包括山西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及江西六省,属于经济地理概念,不同于传统地理概念的“华中”、“华中地区”或“华中大区”。其中武汉为中部经济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及政治、文化、教育中心。
中部经济区是黄帝、炎帝的故里,中国最早的王朝也在河南建立。春秋战国的楚国主要控制湖北和湖南两省,并扩张到安徽河南和江西等省;山西和河南部分地区主要为晋国的疆域。中部经济区文化十分多元,有中原文化、楚文化、湖湘文化、吴文化、徽文化和越文化等。四大书院、四大名楼都在中部经济区。中部6省有2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(全国103个),8个历史文化名镇(全国44个),13个历史文化名村(全国36个);
36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(前五批)(全国1271个)。
中部五个省份是:湖北省,湖南省,安徽省,河南省和江西省。
中部五个省份,已形成京广、京沪、京九、焦柳4条南北运输通道和陇海、浙赣—湘黔、新月—新菏兖、襄渝—汉丹—武大4条运输干线组成的“四纵四横”主骨架,铁路营业里程13329公里,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8.5%,路网密度153.0公里/万平方公里,布局趋于完善。
我国的中部地区五个省份是:湖北省,湖南省,安徽省,河南省和江西省。俗称中原五省。我国的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华夏中原地区之称,自古以来也是经济,文化,政治,贸易往来,以及交通四通八达和古絲绸之路的发源地,也是最发展的地区,这就是我国的中原地区。
中部五个省指的是我国中部的五个省,分别是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和安徽。
河南——简称“豫”,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。省会郑州,位于中国中部,东接安徽、山东,北接河北、山西,西连陕西,南临湖北,总面积16.7万平方千米。
湖北——湖北省,简称“鄂”,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,省会武汉。地处中国中部地区,东邻安徽,西连重庆,西北与陕西接壤,南接江西、湖南,北与河南毗邻。
江西——江西,简称赣,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,又因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。省会南昌,位于中国东南部,长江中下游南岸,属于华东地区。
湖南——湖南省,简称“湘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,省会长沙,东临江西,西接重庆、贵州,南毗广东、广西,北连湖北,总面积21.18万平方千米。
安徽省——安徽,简称“皖”,省名取当时安庆、徽州两府首字合成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。省会合肥。
中部五个省经济区是指地处中国腹地五省,包裹安徽,江西,河南,湖南,湖北,面积87.1万平方公里!属于经济,交通较发达地区!年低已形成京广,京沪,京九,焦柳4条南北运输通道,和龙海,浙赣-湘,新月-新菏兖,襄渝-汉丹-武大4条运输干线组成四纵四横主骨架